ANTcryo:单颗粒结构研究首选支持膜

 

      近年来冷冻电镜在多方面有了技术突破,已成为生物大分子结构研究的重要工具。同时,一些其他的技术难点也凸显出来,成为结构解析中的瓶颈。其中由于使用常规碳支持膜产生的诸多问题,限制了结构解析的分辨率和数据收集效率的进一步突破。

     纳境鼎新推出独有专利产品—ANTcryoTM孔阵列支持膜,有效解决传统支持膜产生的系列问题,因此成为单颗粒结构分析之首选。
  • 提高制样成功率

  • 节约透射电镜机时

  • 提升分辨率

      在颗粒的相互作用力方面,ANTcryoTM支持膜比传统碳膜低了近20倍,从而降低了支持膜对颗粒的吸附,以及吸附引起的颗粒聚集。这提高了颗粒进孔率,减少了孔内颗粒的聚集制样成功率得到了提升。同时,由于数据中可用颗粒的增多,节省了数据收集的时间。就去铁铁蛋白的数据来看,获得相同颗粒需要的透射电镜机时减少为传统碳膜的50%或更少[1]。 

 
去铁铁蛋白
 
 
 

图1:去铁铁蛋白冷冻电镜照片[1] ANTTM支持膜与传统碳膜相比,进孔率高颗粒密集,颗粒分散更少重叠,数据收集时间更短;颗粒边界清晰,获得的分辨率更高。

 

      与传统碳膜相比,ANTcryoTM支持膜具有更好的导电性,降低电子束导致的样品漂移(BIM),从而获得更高的分辨率。用户实验表明在进一步推进分辨率时,高分辨的提升超过0.2 Å[1]

      此外,与碳膜一样,ANTcryoTM支持膜也是一种非晶材料,适配电镜常规合轴校准需要,匹配电镜自动化数据采集流程。

ANTcryoTM 应用案例

案例一:

    2020年2月,Cell上刊登了上海科技大学刘志杰团队发表的“Activation and Signaling Mechanism Revealed by Cannabinoid Receptor-Gi Complex Structures”,解析了CB1和CB2分别与G蛋白分子结合的冷冻电镜三维结构。该项工作中冷冻电镜样品制备使用的正是ANTcryoTM载网(ANTcryoTM的曾用名是CryoMatrix),最终分辨率分别是3.0 Å和2.9 Å。

图2:CB1-G蛋白和CB2-G蛋白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[2] 

 

案例二:

    2020年3月,Science上刊登了上海药物研究所吴蓓丽研究组及其合作者发表的“Structural basis of Gs and Gi recognition by the human glucagon receptor”,解析了人源胰高血糖素受体(Glucagon receptor,GCGR)分别与激活型G蛋白(Gs)和抑制性G蛋白(Gi)结合的冷冻电镜三维结构,其中冷冻电镜样品制备使用了ANTcryoTM载网,最终分辨率分别是3.7 Å和3.9 Å。

图3:胰高血糖素-GPCR-G蛋白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[3] 

 

产品列表

 

标准型号

材料

目数

孔径

孔间距

M01-Au300-1.2/1.3

Au

300

1.2 μm

1.3 μm

M02-Cu300-1.2/1.3

Cu

300

1.2 μm

1.3 μm

M03-Au400-1.2/1.3

Au

400

1.2 μm

1.3 μm

M04-Au300-2.0/1.0

Au

300

2.0 μm

1.0 μm

说明

  • 其他不同载网目数和阵列孔规格,可联系定制。

  • 支持膜厚度 22 ± 3 nm。

  • 包装规格:50枚/盒。

[1] Huang, Xiaojun, et al. "Amorphous nickel titanium alloy film: a new choice for cryo electron microscopy sample preparation." Progress in Biophys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 156 (2020): 3-13.

[2] Hua, Tian, et al. "Activation and signaling mechanism revealed by cannabinoid receptor-Gi complex structures." Cell 180.4 (2020): 655-665.

[3] Qiao, Anna, et al. "Structural basis of Gs and Gi recognition by the human glucagon receptor." Science 367.6484 (2020): 1346-1352.

Nanodim
 

广州纳境鼎新科技有限公司

 

打造中国设计制造的高端显微仪器,助力科研人员推进生命科学的发展和突破。

 

电话:020-31957426

邮箱:info@nanodim.cn